国新办 2021-10-28 330次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邢慧娜: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今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同时我们举行这场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和解读白皮书的主要内容。
白皮书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理念、实践行动和成就贡献,介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气候治理的倡议主张。白皮书全文约1.9万字,由前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正文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新理念,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发生历史性变化,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白皮书以中、英、法、俄、德、西、阿、日等8个语种发布,由人民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分别出版,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更准确地了解白皮书的情况,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邀请到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叶民先生,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负责人孙桢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下面,先请叶民先生作情况介绍。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叶民: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新闻发布会。在这里,首先感谢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努力、同舟共济、共同应对。应对气候变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事关人类前途命运。作为气候行动的积极推动者和坚定践行者,中国始终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多年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定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面总结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基础上,我们组织编制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这也是我国继2011年以来第二次从国家层面对外发布的关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白皮书。《白皮书》内容包括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新理念、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发生历史性变化以及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四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三五”期间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思想理念和政策行动,充分展示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进展与成效,以及为全球气候治理所作出的突出贡献,系统反映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张、智慧和方案。
十八大以来,中国持续深入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实现了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能源、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低碳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全国碳市场建设扎实推进,各具特色的地方低碳发展模式初步显现,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不断提高,全社会绿色低碳意识明显增强。
同时,中国政府积极建设性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坚持多边主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等原则,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推动达成和加快落实《巴黎协定》,以中国理念和实践引领全球气候治理新格局,逐步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2020年习近平主席作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宣示,展示了我国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与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有关决策部署,持续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新进展。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即将在英国格拉斯哥召开。这次大会将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遗留问题谈判。与此同时,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刻,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增进国内外对中国气候行动的了解,分享中国智慧与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的事业。中国将继续深入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全力做好新形势下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并愿与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巴黎协定》全面、平衡、有效实施,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媒体记者朋友们的提问。谢谢大家!
邢慧娜:
好,谢谢叶民副部长的介绍,下面欢迎大家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今天发布的应对气候变化白皮书跟以往相比有什么不同?另外一个问题,我国目前应对气候变化,您认为最大的机遇是什么?另外面临的挑战又是什么?谢谢。
叶民:
谢谢你的提问。关于白皮书,刚才也跟大家通报了,2011年,国新办就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此后2012-2020年,我们每年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年度报告》,持续向社会各界通报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进展和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工作,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从认识、理念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此次发布的白皮书,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概述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三五”期间我国所采取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措施和成效,系统梳理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路径与方案,充分体现我国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的重要贡献和付出的巨大努力,展示了我国主动承担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与担当。同时,这次发布的白皮书重申了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立场主张,对国际社会发出倡议和呼吁,推动世界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关于机遇和挑战。绿色低碳发展既是世界潮流,也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发展机遇。党中央高瞻远瞩,精准布局,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期,部署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目标和愿景,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重要抓手,体现了我国主动承担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
近年来,我国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约提高能效,增加森林碳汇,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0年底,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8.4%,超过了我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40%-45%的目标。同时,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建设不断推进,公众意识不断提高,形成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持续推进的良好局面。
但同时,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也面临着困难与挑战。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面临的国际形势更加复杂。我国计划以3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比主要发达国家用时大大缩短,面临更艰巨的能源和产业转型任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治理污染、维护能源安全等多重挑战,而且我们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目前我国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水平、政策工具、手段措施、基础能力这些方面还存在欠缺和短板。但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有决心、有能力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的艰巨任务。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持续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贡献。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中方对于COP26解决《巴黎协定》第六条实施细则的遗留问题是否持乐观的态度,将会做出哪些具体的努力?谢谢。
叶民:
谢谢你的问题,这个问题请孙司长回答。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负责人孙桢:
谢谢叶部长。感谢记者的提问,COP26首要任务,还是要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谈判,特别是关于市场机制,就是第6条这部分的一些遗留问题,这是各方全面有效实施《巴黎协定》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维护国际社会特别是工商界对多边机制信任的重要标志。我们期待各方相向而行,发达国家要充分展现积极建设性和灵活性,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国别目标和政策的国家自主决定属性,避免在已经原则达成一致的问题上,再出现立场倒退,甚至重开谈判。
有几个关键问题:一是希望我们这个市场机制要为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提供资金支持。适应气候变化是发展中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目前发达国家提供的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需求。中方支持为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稳定可预期的适应资金支持,尤其是希望发达国家展现积极建设性的态度,各方共同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
二是市场机制的减排指标与国家自主贡献之间的关系问题。不应该要求缔约方因为转让来自于国家自主贡献范围之外的减排指标,而对国家自主贡献的排放进行调整。但同时,中方也理解,有一些缔约方对这项规定可能有些担忧,因此愿意考虑结合国家自主贡献覆盖的范围等因素设置一个合理的时间期限,并请相关缔约方在参与市场机制的时候,对其国家自主贡献覆盖的范围给予澄清。
三是关于2020年前的减排指标过渡问题。希望维护工商界参与《巴黎协定》下市场机制活动的信心和积极性,应该允许缔约方使用2020年前的核证减排量,完成其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并且参与市场交易。为此,我们也愿意探讨一些妥协的方案。中方愿与COP26主席国英国一道,坚持公开透明、广泛参与、缔约方驱动、协商一致这些多边议事规则,保持密切沟通协调,推动本次大会完成这项议题,以及整个《巴黎协定》实施细则遗留问题的谈判。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
叶部长您好,我想问一下咱们国家现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总体进展如何?有哪些成效?对下一步工作有哪些考虑?谢谢。
叶民:
谢谢你的提问。我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工作,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采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效、建立市场机制、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降低了18.8%,比2005年降低48.4%,超过了向国际社会承诺的40%-45%的目标,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二是能源结构优化取得成效。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15.9%,比2005年提升了8.5个百分点,对煤炭消费的依赖显著下降,能源结构优化取得明显成效。三是全国碳市场不断完善。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每年覆盖的碳排放量超过45亿吨,是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此外,我国低碳试点示范工作不断推进,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不断提高,全社会低碳意识也不断提升。在做好国内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同时,我们还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在推动《巴黎协定》达成、生效和实施细则制定上发挥了历史性作用。我们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非洲国家和小岛屿国家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2020年,习近平主席作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宣示,党中央对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作出重要部署。《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近日刚刚发布,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正在加快形成。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一是积极落实“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任务,将“十四五”碳强度下降18%的约束性指标分解到地方加以落实。二是推动开展碳达峰行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落实。推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三是统筹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紧编制出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四是继续完善全国碳市场,会同有关部门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尽快出台,在发电行业碳市场运行良好的基础上,逐步将市场覆盖范围扩大到更多高排放行业。五是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实施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推动建立温室气体数据统计核算、数据管理及履约长效机制。六是提升全民低碳意识,持续开展“全国低碳日”活动,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七是做好《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的编制落实工作,提升城乡建设、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等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加强观测和评估。八是继续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持续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我就说这些,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习总书记曾经说过,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做,是我们自己要做,请问如何理解这句话,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意义?谢谢。
叶民:
谢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应对气候变化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促进经济、产业、能源、运输、消费结构调整,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动力。应对气候变化也是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重要内容。应对气候变化与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具有显著的协同效益,将从源头上改善环境质量、丰富环境治理手段、提高环境治理效率、节约环境治理成本。应对气候变化还是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努力和贡献。我国坚持多边主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等原则,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推动《巴黎协定》全面平衡有效实施,坚定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合理诉求,不断推进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更加公平合理、合作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对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具有重要意义。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仍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治理污染等一系列艰巨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地立足我国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短期与中长期的关系,稳妥有序,科学部署,扎实推进。
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采取更有力度的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充分挖掘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发展以及制度政策创新、各领域改革带来的温室气体减排巨大潜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这将持续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谢谢。
英国天空新闻频道记者:
中国的煤炭消耗量比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中国依然在持续发展煤电产业。在今天的白皮书当中提到中国将逐渐削减煤炭的使用和消费。我的问题是,与此同时,中国却在要求其他国家减少煤炭的使用和减少碳排放,中国的煤炭使用什么时候能够达到峰值?中国是否愿意为了星球的未来牺牲一些短期利益?第二个问题,习近平主席是否会出席第26次缔约方大会?如果不去的话,会是什么原因?谢谢。
叶民:
谢谢。习近平主席是否参加COP26大会,会由我们外交部门来作回应。关于您提的涉及到煤炭的消耗和发展,这个问题大家很关注,具体的一些情况和考虑,请我们孙司长作个回应。
孙桢:
谢谢叶部长,谢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比较长。我想,你主要是关注近期的一些情况,同时也提出了一个近期和远期的关系问题。我简单地作一个回应。
应该说,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的基础保障、基础条件,从长远来看,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同时,对未来来说,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源领域的清洁低碳发展是尤为紧迫的。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能源生产结构由煤炭为主向多元化转变,能源消费结构日趋低碳化。2020年,我国的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已经由2005年的72.4%下降到56.8%。而同时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了15.9%。中国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发电装机实现快速增长,规模居全球首位。截至2020年底,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总规模达到9.8亿千瓦,其中风电2.8亿千瓦,光伏发电2.5亿千瓦,也分别连续11年、连续6年居全球的首位。
习近平主席2020年12月宣布,中国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习近平主席在今年9月21日宣布,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这充分展示了中国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决心和魄力。中国将继续控制煤炭消费增长,同时加大力度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完善电力体制,构建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同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设备制造国家,将积极在全球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和国际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能源供给向高效、清洁、多元化的方向加速转型。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当前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维护能源安全这些艰巨的任务,调整能源结构仍然存在诸多的现实困难和挑战,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坚持防范风险,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减污降碳与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安全、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有效应对绿色低碳转型可能伴随的风险,确保安全降碳。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
请问中国打算采取什么措施,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履约和透明度的建设?谢谢。
叶民:
谢谢,这个问题请孙司长回答。
孙桢:
谢谢叶部长,感谢记者的提问。关于这个话题,还是从公约说起。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应建立在各国团结合作的基础上。《公约》关于各方提交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加强透明度建设的规定既是应对气候变化履约要求,也是一种建立互信、正向激励的合作机制。《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要在信息通报内容、质量和频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以确保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行动与效果更加可比和透明。同时,在透明度问题上也明确给予发展中国家一定灵活度,并且要求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能力建设支持。
我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的透明度建设受到广泛关注。截至目前,我国共提交了3次国家信息通报和2次两年更新报告,包含5个年度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我国发布的清单数据可靠,核算方法科学,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是清单编制及透明度建设的基础。我们经过多年努力,建立健全了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制度,提出了涵盖5个大类36个指标的统计指标体系,构建了应对气候变化统计报表制度。在企业层面,出台了24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组织开展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工作。近期,我国还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组。
下一步,我国将不断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提高应对气候变化支撑保障能力,确保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统计体系能够满足《巴黎协定》实施细则新要求,推动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迈上新台阶。谢谢。
深圳卫视记者:
我也是关于COP26的问题。请问中方对此次大会总体上有何期待?谢谢。
叶民:
谢谢。COP26是《巴黎协定》进入实施阶段之后召开的首次缔约方大会,中方主张此次大会首先应当发出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尊重多边规则强有力的政治信号,各方要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等原则和“国家自主决定贡献”制度安排,在尊重不同国情的基础上,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贡献。中方期待与各方一道在本次大会就如下任务取得进展,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遗留问题的谈判。《巴黎协定》已达成近六年,但是有一些实施细则仍然迟迟没有完成谈判。刚才有个问题,是第6条实施细则的相关问题,就是指的这方面。国际社会对于本次大会能够完成此项任务充满了期待。在《巴黎协定》进入全面实施之际,大会应当积极推动完成第6条实施细则的核心遗留问题谈判,这是各方全面有效实施《巴黎协定》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维护国际社会对多边机制信任的重要标志。
二是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高度关切的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支持等问题上取得有效进展。在此前的会议上,发展中国家对于一直以来关切的资金和适应问题不能得到认真对待和有效回应感到失望,对发达国家是支持发展中国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还是仅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减排责任心存疑虑,这已经成为多边进程持续向前的最大障碍。在《巴黎协定》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背景下,这些问题事关政治互信和发展中国家采取气候行动的现实能力。本次缔约方大会应对此作出安排,全面推进减缓、适应和支持方面的雄心。
三是要在本次大会上突出“落实”。积极倡导各方切实落实目标,将目标转化为落实的政策、措施和具体行动,避免把提出目标或提高目标变成空喊口号或差别化指责。比如,发达国家应当抓紧弥补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资金支持的缺口,这是事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互信的重大问题。多个发达国家在未落实已有承诺的背景下仍推动进一步提升气候目标,对此,各方应认识到不付诸行动的气候目标无异于空中楼阁,唯有通过共同行动全面落实《巴黎协定》的要求和目标,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危机和挑战。谢谢。
邢慧娜:
大家如果没有新的问题,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两位发布人,也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再见!
It gives me great pleasure to attend the World Leaders Climate Action Summit as the special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First of all, I am honored to convey President Xi Jinping’s best wishes to Azerbaijan for hosting this Summit.
新华网 2024-11-21 15:55:08
收藏资讯
Early summer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is a season brimming with vitality and hope. At the invitation of President Dina Boluarte, I will soon pay a state visit to the Republic of Peru and attend the 31st APEC Economic Leaders’ Meeting.
新华网 2024-11-21 15:51:09
收藏资讯
Although China and Latin America are thousands of miles apart, we have carried forward our exchanges in spite of the vast Pacific Ocean. As early as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6th century, the China Ships, laden with silk and porcelain, reached the far co
新华网 2024-11-21 15:46:50
收藏资讯
当地时间11月17日,在赴里约热内卢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并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西《圣保罗页报》发表题为《万里交好共命运 携手扬帆正当时》的署名文章。
新华网 2024-11-21 15:40:29
收藏资讯